
上海市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協同創新中心(簡稱“中心”)是上海市首批高校知識服務平臺(2012年)和協同創新中心(2014年)之一🚬。
中心現有研究人員50余名📖,其中國家傑青、國家級人才☕️🦸🏽、國家青年人才👩⚖️、上海市級人才和上海市級各類青年人才30余人。中心擁有10000余平米的科研實驗室👢、儀器設備14730件(總值超過2億元)👃🏽🎫、徐匯校區(10畝)和奉賢校區(30畝)2個植物種植園以及植物種質資源創新基地(50畝)。
中心依托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、生物學博士點、生物學碩士點、農業專業碩士點、生物與醫藥專業碩士點等學科🏜,圍繞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國家戰略和上海市發展智慧農業的需求,以水稻、蔬菜、花卉、生物技術等方向為核心目標,建設集科學研究🧓🏿、人才培養🫃🏻、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協同創新平臺👰🏼🧑🏻🦱。
中心主要開展以下四個領域的研究工作🤍:
1.稻米種質資源創新及推廣應用
水稻光溫敏機製研究及兩系水稻的創製及用於兩系育種;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發掘和利用水稻品質相關位點🚵🏼♀️,高效精準培育高品質水稻品種;優質香軟米(上師大19號、上師大68號等)新品種的推廣。
2.蔬菜種質資源創新及推廣應用
建立菠菜🧑🏼💼、藜麥菜👨🏻🔬、番茄等種質資源保存、評價平臺☦️⛄️,服務國家資源發展戰略🏊🏼♀️;創新高品質🤏🏼、耐熱👩🏿⚖️、抗病等優質材料,培育滿足現代都市對優質安全產品需求的優質新品種;蔬菜抗病機理研究及應用。
3.花卉種質資源創新及推廣應用
建立月季🍫🚔、蝴蝶蘭等花卉的分子育種平臺;培育優質、藍色的蘭月新品種;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製無花粉🧑⚕️、重瓣、保鮮期延長等百合新種質;構建玉蘭類植物的可持續生境改良技術🧑🌾。
4.植物種質資源創新與生物技術
植物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及用於水稻、花卉等的性狀精準改良;利用功能蛋白質組學、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揭示植物耐鹽堿的機製,並創製耐鹽堿新種質。